全国服务热线 19937037270

便携式低温冲击镇痛仪 立式冷空气治疗仪

发布:2024-07-11 09:48,更新:2024-07-11 09:48

便携式低温冲击镇痛仪

低温冲击镇痛技术起源欧洲,通过十多年的临床验证,成为了一项国际认可的实用创新治疗技术,填补了"超低温物理疗法"的空白。此技术作为创新的通用物理治疗技术,于2019年被归类写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quanwei康复治疗师工作指南《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一书。

"高压二氧化碳冷冻疗法是将高压(50bar)超低温(-78℃)的CO,(干冰)喷射于人体皮肤表面,通过CO,升华时迅速带走体表皮肤热量,从而使体表温度迅速下降的冷疗方法。和传统的冷疗方法相比,其降温Zui为迅速,约30s内即可将皮肤温度冷却到4℃以下,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原文索引自《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第九章第五节第224页)

低温冲击镇痛技术原理


又称节流膨胀制冷法,是指使高压气体或液体通过阀门或龙小孔而绝热膨胀产生低温的方法。液态CO²通过节流膨胀喷射到人体皮肤上,凝固成-78℃的干冰微晶,干冰微晶升华吸走大量的热,使皮肤温度在30s内从32℃降到4℃以下。

超低温一

温度的骤然下降以及冲击力穿透皮肤的三层组织,激活皮肤和皮下感受器,痛、温、触、压等一般感觉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丘脑和大脑皮层,触发机体自发的神经反射,血管遇冷首先产生保护性收缩,继而反射性扩张,产生热冲击效应( Thermal Shock Effect),即在冷冲击作用下产生热效应。 研究表明,-60℃以下的冷冻疗法,可有效诱发机体产生热冲击效应,是一项独立的治疗手段。


产品特点

1、热冲击效应:

第一阶段,皮肤受到冷刺激,促使血管收缩。

第二阶段,皮肤感受器受到高压超低温干冰的喷射:

1)痛觉和温度觉的信号,通过脊髓丘脑侧束传递到丘脑和大脑皮层;

2)压力觉以及触觉则是通过脊髓丘脑前束传递到大脑皮层。大脑中枢会产生应激反应,其诱发的神经反射快速地引起大量的生

理反应。具体而言,就是在首次血管收缩之后产生深度的血管舒张 系统性的血管舒缩带来热冲击效应(Thermal Shock)。

热冲击效应可以移除炎症介质,例如血清素(血管收缩素),前列腺素、组胺以及细胞分裂素等,这样可以快速减少导致水肿及血肿的炎症介质数量。

此外,炎症导致的血管渗透失调(透过性失效)可以在几分钟内迅速恢复正常,从而使炎症介质被再吸收并通过静脉及淋巴系统移除。

 

2、镇痛效应

低温冲击疗法通过控制"疼痛闸门"发挥镇痛作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疼痛,由细纤

维进行传导,而低温冲击使机体产生温度觉、触觉和压力觉等一般感觉,激活粗纤维,关闭间门产生显著的镇痛效果。

 

3、代谢激活效应

 

低温冲击疗法首先引起表层血管保护性收缩,随后深层血管反射性扩张以保护受冷。

组织,继而产生循环的血管舒缩反应。此过程增加血管通透性,加速免疫反应的发生:

激活静脉和淋巴系统,促进多余液体和代谢废物回流,快速消肿,有效抗炎。

 

4、肌松效应

 

低温冲击疗法使神经肌肉的化学物质传递减慢,皮温达到1℃以下,感觉神经被抑制;6℃以下,运动神经受到抑制,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减少,降低肌张力、肌肉收缩与松弛的速度,达到解痉并减轻痉挛性疼痛的作用。

5、远隔效应

 

低温冲击疗法激活皮肤和皮下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脊髓传导到丘脑和大脑皮层,触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自发的神经反射,引起全身反应。实验显示,喷射于一侧手背可同时引起对侧手背温度下降。

痛觉和温度觉通过脊髓丘脑侧束传递到丘脑和大脑皮层;压力觉和触觉通过脊髓丘脑前束传递到大脑皮层。


联系方式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优胜北路
  • 电话:19937037270
  • 营销总监:闫总
  • 手机:19937037270
  • 微信:YY19937037270
  • QQ:3235580862
  • Email:3235580862@qq.com